原文link
過去,由於經濟不景氣的影響,市面上常常出現許多「小氣財神」式的縮衣節食方法。筆者不是說這些方法不好,也不是說人們不該勤檢持家。只是,當「省錢」成為一個人唯一的生活哲學與思考公式,並養成「對任何事、任何人都以現實的損益兩平觀點應對」之際,相信會在整個人生中,排擠或遺失掉許多不錯的無形資產。
若要論落實成本概念最多的,應該要屬「以營利為目的」的企業行號了。記得在全球景氣由繁榮走向衰退之際,許多顧問專家就大力宣揚「以壓低成本來提高競爭力」的觀念。
在這樣一個成本大旗之下,所有的支出,只要不能立即回收,或者清楚計算出實際投資報酬率的項目,都會被視為浪費而優先被坎除。但是,這世界就是這麼弔詭:能用數字精確衡量的成本,往往都不是「具有最高投資報酬率」的那一項。所以企業老闆迷失(miss)掉的,恐怕要比節省下來的更多。
話說筆者有一位在企業中擔任CIO的同學,那家公司就非常喜歡以「節省成本」做為一切決定的最高指導原則。因此,用廉價的新人取代有經驗的老人,便成為他們公司用人的政策方向。
但是一段時間之後,這位同學發現:當公司電腦程式出現bug(程式中的程序漏洞)時,資訊部門的人員越來越束手無策,然後便是聚在一起開會,想辦法debug(除錯)的時間則越來越多。
而當多數人都陷在越來越多,漫無目的又無法解決問題的會議中時,不僅部門工作士氣低落、單位員工生產力的降低,也讓原有的節省成本構想,變成自欺欺人的「畫大餅」而已。
筆者不反商,也不反投資理財等相關的「自利」行為,因為那是人類生存繁衍的重要前提。只是筆者相信:就算沒有擁有很多有形資產,不能擠身世俗的富豪之列,或是透過充足的保障,讓自己能安身立命於萬一,但如果能透過真心與用心,累積出越多的無形資產(智慧財產、個人信譽與專長、廣闊的人脈關係…),相信就算不是人人知曉的富豪,也絕對不會是位一窮二白的「貧民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過去學程式的時候, 有些書實在是應該要買, 但是也是常常因為手上零用金不多, 常常不敢投資下去
現在回過頭來看, 雖然有些書, 買了可能是廢物, 但是只要有50%有用, 其實已經節省很多寶貴的時間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